本中心十分注重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结合学院的相关老师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反哺于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认识并切实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对我们学院的各专业而言,它们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教学环节。

该体系由以下三个模块组成:一是基础实验教学模块——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二是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其它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三是科研训练模块——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科创竞赛以及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等,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为目标,注重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作用的基础上,以及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各种科创竞赛,且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使学生在获得相关证书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能力锻炼,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中心教学体系

依据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加大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并且遵循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进行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开发。结合科创竞赛、政产学研项目、科研项目,深入挖掘和学生相关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积极创造探索性问题,启发学生在独立动手操作中探求科学的结论,养成探索精神;将所有教学活动向广大师生开放,广泛地吸纳国内外最新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经验,使教育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心的教学近年来通过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1)发展航运、物流和海洋特色,加强行业合作力度,构建了开放型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为典型特色的高校,拥有一流的学科研究平台、一流的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流的航运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科研、一流的国际化实验办学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等,以及全国最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全国独具特色、最具航运行业优势的高校之一。

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上海市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建设项目(“085工程”)、上海高校一流学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等专项资金支持下,经过11年的建设,中心实验条件与实验环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中央地方共建经费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基本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实验环境,创立了“项目引导、团队协作、真实工作、强化过程、授人以‘渔’”的全过程工程教育实训模式。运用工程项目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协同创新能力、项目调控能力和社会创业能力。

航运信息化涉及到多种资源跨时空的联合调度配置和优化。本中心长期与该领域相结合,促进了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海洋互联网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该领域向“互联网+”的发展;4G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平台的建成与物联网、航运大数据、生物信息计算和脑科学与海员心理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相融合,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中心依托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教育部批准本学科为具有行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航运物流复合型高级人才。相关学科有省部级科研基地5个,航运物流智能化信息处理方法、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上率先研究海洋互联网并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首先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医学图像处理应用于海员心理检测。在浅海搜救和打捞智能化处理、量子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交叉融合、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等方面也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信息工程学院已有的科研实力,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港口、物流与航运方向)等省部级研究平台的科研实力,为本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整合全方位多层次资源,建立了特色型、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整合本中心已有的可依托资源,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上海海事大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建立服务于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结构合适的专业体系架构;以创新为核心,建立“满足人才素质培养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理念,经过多年实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教学为载体,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卓越人才”实验教学理念。形成了“全过程、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模块化、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完善了“教师方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实行了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建立了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形成特色鲜明的“行业背景+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举措中,中心坚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实验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实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努力构建以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共建或自建,搭建与产业发展同步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实验室开放新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活动平台,以“课赛结合”“创新实验项目”等方式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3)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了科研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心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举措,结合国家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大决策, 确立了“夯实基础理论、培养工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协同意识”的实验教学理念,明确了“注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综合学科背景融合和系统思维培养,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和科研思维启迪,注重共性培养与个性化引导,强化实践体系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完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围绕夯实基础理论、培养工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协同意识,重点在专业内涵提升、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改革实践。中心在构建教学体系时更加重视基本工程规范的养成、基础工程能力的培训和重要工程素质的提升,注重教学体系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支撑,重视实验内容与科学前沿、工程实际及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结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时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多地采用团队模式、研究模式和自主模式;在开发和实施实践教学项目时更加强调培育学生的认知自信、实践自信和创新自信,注重训练学生在工程背景中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

同时,中心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方法、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创建了“科研成果进实验教材、科研课题进实验内容、科研团队进实验课堂;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平台、工程项目转化为实训题目;创新项目与前沿技术同步”的科研与实验教学创新融合模式,使得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深度融合,将港口、码头、航运、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不断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

(4)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制定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和有效的评价体系

中心在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制定了中心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包括实验教学条件、实验教学实施、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效果等四个一级指标,含实验教学文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和环境、实验教学态度、实验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二级指标,有效地规范了中心的实验教学过程。

中心着力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考核,采用多元考核办法综合评定实验教学效果,对不同课程和不同形式的实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

基础技能类实验: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包括实验出勤率、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案正确性(设计型实验)等。

专业能力类实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搭建实现+测试+运行+答辩+文档资料,由指导小组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科研训练类实验:学生是否发表科技论文、申请专利、各类获奖等,由中心主任、副主任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总之,中心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建立起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评价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与航运信息化、国内知名信息通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上海海事大学航运行业优势,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能力培养,形成基础技能、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融合发展的实验教学新体系。